大愛羅湖首屆公益慈善項目獲廣東省優秀扶貧濟困項目
項目兩年內先后獲得了“集思公益,幸福廣東—支持婦女計劃”和“大愛羅湖”慈善項目企業對接計劃的資助。項目運營以來為67名“陽光媽媽”創收35萬元,2015年8月,在羅湖區婦聯及懿BASE的組織與孵化下,以“社工”為法人率先成立注冊深圳市羅湖區懿米陽光公益發展中心,努力創新社會化企業運作模式,培養的調查員最終是走向市場,使項目可持續化發展,從而提升更多貧困群體的生活質量。經過半年的努力,目前運作的項目有5個,獲資助金額30多萬元。
一個好項目到底能給服務者帶來哪些切實的改變和收益?它是如何誕生的?怎么發展的?成效如何?未來的前景怎樣? 1月15日下午,羅湖區“巾幗調查隊”表彰會暨新計劃啟航活動在羅湖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二樓拉開了序幕。羅湖區民政局、社工委、關愛辦以及婦聯等部門領導、社會組織負責人、調查機構負責人、羅湖區基層婦干以及陽光媽媽約1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通過項目總結、臺歷展示、照片墻、視頻播放、受益者現場分享、優秀調查員表彰,優秀志愿者表彰、優秀調查員領袖表彰、企業代表發方言調查員座談等內容組成,讓參會者切實感受到了一個接地氣的好項目是如何幫助到服務對象的。
項目的起源到成立。以手工制作為主的貧困女性的靈活創收項目有不少,但溫馨駐羅湖區婦聯社工在實際中發現,由于手工制作要求精細、耗時長、需一定材料成本等,很多女性并未在手工技能中真正受益。此時,社工發現政府和企業在開展社會調查時,經常雇傭臨時工參與,于是嘗試讓“陽光媽媽”參與調查的想法。轄區“陽光媽媽”因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學歷偏低、需要照顧家庭等因素,無法勝任朝九晚五的工作,此項目因沒有學歷、技能、年齡等要求,又沒有固定工作時間的限制而受到了“陽光媽媽”們的歡迎,使她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實現了自我成長的需要,目前調查員建檔人數已達150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2013年初,深圳市溫馨社工服務中心駐羅湖區婦聯團隊在羅湖區婦聯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巾幗調查隊”,利用參與社會調查工作為女性增收。
關于項目的發展及收效
“巾幗調查隊-----貧困女性增收計劃”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為30位陽光媽媽創收15萬元。2014年9月榮獲廣東省“集思廣益,幸福廣東”----支持婦女計劃特別資助項目。2014年9月至2015年底,繼續深入開展項目服務,為轄區67名陽光媽媽增收20多萬元。2015年9月,項目再接再厲,榮獲“大愛羅湖”首屆公益慈善項目資助,并成功注冊深圳市羅湖區懿米陽光公益發展中心社會組織,主打運營“巾幗調查隊”項目。
個案的分享和收獲
一位陽光媽媽分享說:“自己退休后經濟來源單一,撫養孩子很吃力,接觸到社工后加入了‘巾幗調查隊’”。初步了解后,這位媽媽自認為能力不夠,無法勝任此工作,打算放棄。在社工的多次鼓勵下,她開始嘗試做調查,但因其溝通能力不足、眼睛老花眼,調查成功率低,甚至出現不能不能適應調查工作的狀況。社工了解到情況后,首先穩定了這位媽媽的情緒,對她的境況表示理解,接著和這位媽媽一起分析困難,逐一討論解決對策。在社工的幫助下,這位媽媽通過在家里練習讀報,參與調查員間模擬練習,同時社工也加強與調查公司的溝通,調整崗位再次給予這位媽媽工作的機會。經過多次實踐練習后,這位媽媽配了一副老花鏡,再次來到了調查公司工作,她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堅持的精神重新開始了調查工作,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后,這位媽媽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得到了機構及督導的認可,現在成為了調查隊里的佼佼者。
項目的前景和期望
“巾幗調查隊”項目發起人黃霞充滿激情的說,“巾幗調查隊”項目在運營了近三年后,已日趨成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系統化的培訓,規范化的管理,專業化的服務,將項目擴展至深圳市其它區域將是未來一年要完成的計劃。她表示將與項目團隊一起帶領更多的陽光媽媽提升生存技能,增強自我信心,改善生活質量。期待未來能夠打造一個以“增收,增能,懿家人”為目標的品牌項目!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