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會性別統計指標體系即將出臺
2016年1月7日,深圳市婦兒工委召開社會性別統計指標體系論證會。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國務院婦兒工委專家組成員蔣永萍教授,省、市統計局、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社科院等專家應邀參加了評審,市婦聯主席、市婦兒工委副主任馬宏出席會議并講話。專家們對《深圳市社會性別統計指標體系(審議稿)》(以下簡稱《體系》)進行了認真審閱,對《體系》的框架、結構的調整和一些具體指標的補充、修改和完善等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專家組一致原則同意通過對《體系》的評審。
專家們一致認為,深圳市建立社會性別統計指標體系在我國同類研究中居領先水平,是推動性別平等主流化的有益探索,將為下一步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性別評估機制和性別平等促進機制奠定基礎,對深圳市建設法治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內也具有示范作用。《體系》具有三大亮點:一是突出創新性。研究將性別視角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填補了我市性別平等基礎制度的空白。二是體現科學性。指標體系結構嚴謹,領域涵蓋面廣,能夠客觀評價我市社會性別平等綜合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三是具備可操作性。指標體系以婦女發展規劃監測目標為核心,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編制而成,既與國際接軌,又突顯深圳特色,數據來源有可靠保障,具有較強的實操性。
據課題組專家介紹,性別統計是以性別為基本分類,反映男性和女性在社會生活各方面實際狀況的統計。開展社會性別統計是以性別視角研究、分析社會經濟發展中性別差異的現象和問題,通過指標數據的統計分析、應用和宣傳倡導,促進社會關注并推動兩性和諧發展、共同進步。2013年1月開始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性別平等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建立和完善社會性別統計制度”、“發布年度社會性別統計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公共政策性別評估、行業性別平衡、性別審計、性別預算等一系列制度。為此,深圳市婦兒工委聯合市統計局,從2015年初開始,抓住全國1%抽樣調查的契機,與市統計信息學院、深圳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合作成立課題組,并啟動了社會性別統計分析項目課題的研究。課題組依據《條例》,參考《深圳市婦女發展規劃(2011-2020年)》,學習借鑒國外及香港的先進經驗,結合深圳實際構建了社會性別統計指標體系的框架。為確保《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課題組走訪和征詢了指標數據來源單位的意見,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和修改完善,形成了《體系》。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