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載譽歸來!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深圳公益救援隊隊長石欣榮獲“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5月24日16時左右石欣乘坐從北京起飛的航班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記者第一時間對石欣進行了采訪。
石欣:這不是一個人的榮譽
在采訪時,石欣用三個“非常”形容這份榮譽。“這個榮譽非常的光榮,非常的沉,它的分量非常的重。”
石欣表示,“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是屬于集體的榮譽,是對深圳公益救援隊團隊的認可,甚至是對全國參與應急救援志愿者的認可。
他認為,這個獎項鼓勵的不是“孤膽英雄”或者某一個瞬間某一個人的英雄行為,它鼓勵的是社會上的群眾在必要的時候,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一些行為,“比較自豪的是,我們深圳有這么大的群體在認真做這樣的事情,這項獎項其實體現的是深圳文明的基礎和城市的溫度。”
在談及接下來的計劃,石欣表示,接下來他還會帶領團隊繼續苦練自己的技術本領,在群眾有需要的時候貢獻出自己專業的力量。
“希望我們能秉持初心,對危急關頭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貢獻自己的力量。”石欣說。

記者注意到,深圳已連續七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深圳2個村鎮、23個單位、3戶家庭、3所校園入圍新一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
從登山愛好者到公益救援志愿者
石欣,男,漢族,1970年8月出生,廣東順德人,民建會員,深圳市公益救援隊隊長。

石欣是國內首批獲得國家級登山運動健將稱號的戶外登山愛好者之一。踏入公益救援領域,恰恰緣于對登山的熱愛。
石欣表示,登山這一類戶外運動,存在一定危險,因此登山愛好者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以增強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這其中就包括自救和救助隊友。2003年,石欣開始參與一些尋找迷路登山者的應急救援行動。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在地震災區現場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在深圳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的組織下,石欣與伙伴趕赴災區支援。正是這次經歷讓石欣意識到,救災、救援都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石欣組織創立了深圳山地救援隊。2012年深圳山地救援隊在市民政局注冊為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聯合會(簡稱“深圳公益救援隊”),石欣先后擔任秘書長、會長。
石欣長年累月帶領救援隊隊員們堅持訓練,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自費購買各種專業設備和器材,確保在人民群眾遇到危險的時候,有足夠的能力出手相救。多年來,石欣帶領救援隊組織參與全國山野區域救援300余次,參與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工作50余次。
2021年河南水災期間,石欣連續一周多堅守指揮中心,不分晝夜地工作,調度人員與物資,組織價值近600萬元的救災物資支援前線。
2023年2月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深圳公益救援隊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石欣擔任總指揮、外聯,在48小時內先后派出隊員23人奔赴震區救災。在為期11天的災區救援工作中,石欣帶領隊員在國內搭建了后方指揮部,24小時輪流值班,為前線提供后勤、通訊、信息等方面支持。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在土耳其災區現場尋找幸存者 圖源 / 深圳公益救援隊
如今,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聯合會由創隊之初的62人發展到現有在冊正式隊員767名,下設信息指揮中心、特勤部、行政外聯部等5大部門及山地救援隊、高空救援隊、醫療輔助隊、城市搜救隊、水上救援隊、應急通訊隊6支專業隊伍。
既要“接地氣”也要“走出去”
多年來,石欣因投身公益救援獲獎累累,收獲“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廣東省首批五星級義工”“廣東省志愿服務銀獎”“深圳市百優義工”“鵬城慈善感動人物”等諸多榮譽。
在救援行動、安全宣導和應急保障工作之外,石欣還和隊員們參與編寫應急管理部《社會應急力量培訓教材》《社會應急力量救援隊伍建設規范》等,完成《深圳第一響應人》培訓教材編寫工作,并開展多期師資培訓。
石欣并未滿足于此,他希望,深圳公益救援隊未來既要“接地氣”,也要“走出去”。“要建立孵化更多基層的社會應急力量,這樣不僅能在事發第一時間更快響應,還能帶動更多民眾參與公益救援;另外,還要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參與國際救援救災行動,為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貢獻中國力量,在世界舞臺展示中國形象。”石欣說。
附件:

